一、简介
游泳池是多人次反复使用的水娱乐场所。按性质可分为:比赛泳池、跳水泳池、训练泳池、戏水泳池等。它的设计符合国家有关标准、应设有完善的泳池水净化、消毒设施,使其水质达到《游泳场所卫生标准》、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的要求。遵守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排水设计规程CECS14:2002之规定。注:冷水泳池不做恒温。
二、方案设计依据
1、《建筑给排水手册》
2、《游泳池给排水设计规范》(CECS14:89)
3、《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》(GB9667-96)
4、《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》(DB5749-86)
三、泳池给水系统
1、循环过滤净化给水系统 将使用过的池水按一定比例,经循环水泵抽回,并投加混凝剂,对其进行过滤净化、加热、消毒,使水得到澄清,符合“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”后再送入游泳池重复使用。此给水系统应用较为普通。
2、直流过滤净化给水系统 按计算所需的水量,从河流、湖泊、水库中直接取水,经过滤净化、消毒,使水质达到 “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”,将该新鲜水连续不断送入游泳池内,再将同样量的使用过的泳池水,连续不断的排出泳池外,使泳池水保持符合要求的水质。此系统要求当地有充沛的天然水源,主要在夏季使用的露天游泳池较多。
3、直接给水系统 将符合“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”的水,连续不断的按计算所需的水量送入泳池内,再将同样使用过的泳池水排出游泳池,使泳池水保持符合要求的水质。该系统适用于泉水、温泉水及地热等天然水源充沛的地区,使用实例较少。
4、定期换水给水系统 每隔一定时间将池水全部泄空,再重新注满新鲜水,或每天排出一部分使用过的池水,补充所排出的水量的新鲜水以供使用。改系统池水污染严重且浪费水资源,规范已不推荐使用。
四、池水循环方式
1、顺流式循环 全部循环水量由泳池的池壁的上部或中部送入池内,由游泳池底部全部流出回水。此方式能满足补水均匀要求,但池底易沉积污物,设计中还应注意水流行程,以防止短流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管路简单,投资少。
2、逆流式循环 全部循环水量由池底送入泳池内,由池岸四周或两侧溢流回水。此方式补水均匀,泳池水面漂浮物及油膜能及时排除,池底不易沉积污物,是国际泳联推荐的泳池循环方式,但建设费用高,管路复杂。
3、混合式循环 全部循环水量由池底送入池内,一部分水量由池岸溢水回水,另一部分水量由池底回水,溢流回水的水量不小于循环水量的50%。此方式能及时排除水表面漂浮物及油膜,又可将池底的污物利用回水冲刷带走,但也存在建设费用高,管道复杂的缺点。
一般体育中心、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,作为普通公共游泳池,由于建筑面积大管理人员配备齐全,因此设计给水系统采用循环过滤净化给水系统,循环方式采用顺流循环系统,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要求不高。而在高档酒店、写字楼等公共场所泳池,循环方式多采用逆流式或混合式循环,自动化程度较高。